来源: 作者: 2025年04月28日
近日,四川泰康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16岁少年宁宁(化名)实施高难度“血管搭桥-枕肌贴敷术”,精准治疗其罕见的先天性“右侧椎动脉闭塞”,使宁宁的眼睛可以睁大了,肢体功能及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脑血管疾病精准治疗领域再上新台阶。
少年突发怪病,多方求医未果
宁宁20余天前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随后右侧肢体逐渐麻木无力的症状。外院MRI检查发现“小脑及脊髓多发散在梗死灶、右侧椎动脉闭塞”,医生开始怀疑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经多项检查及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
精准诊断,锁定病因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家属慕名来到四川泰康医院神经外科苑玉清教授门诊。苑主任仔细分析病史及影像资料后,高度怀疑宁宁的“椎动脉闭塞”是导致症状的主因。入院后,医疗团队予以宁宁行头颅灌注磁共振检查发现有右侧小脑及脑干广泛血流灌注减少,随后安排完善DSA,最终确诊为“右侧椎动脉及右小脑下后动脉闭塞”。由于宁宁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成为最佳选择。
高难度手术,重建脑部供血
3月25日,由苑玉清主任主刀,为宁宁实施“枕动脉血管搭桥-枕肌贴敷术”。该手术通过在颅骨外游离血管、剥离部分枕肌,并将其血管与小脑表面血管吻合,建立新的侧支循环,从而改善因椎动脉闭塞所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状况。
“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由于小脑浅表动脉难以适配,只有施行手术的第二套方案:分别将带蒂脑膜及头夹肌与脑干延髓及小脑后下严密贴敷,使肌肉及脑膜供血与相应缺血区关联吻合,以实现中长期增生性血管供血。由于小脑长期缺血,脑组织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梗死加重或水肿、出血而致吻合失败。”苑主任介绍说,整个手术历时约4小时,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快速康复,重获生活希望
术后患者转入ICU监护,次日即转回普通病房。经过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宁宁肢体麻木无力及吞咽呛咳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复查显示新建血管区域贴敷良好,无明显压迫性水肿及出血,脑血流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宁宁已康复出院。 主治医师孙医生讲,“术后恢复很好,比想象的快!” 。
专家提醒:警惕青少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
苑玉清主任表示,青少年椎动脉闭塞或缺如极为罕见,临床上破裂出血的脑血管畸形相对常见。当发现青少年脑缺血性表现时,应积极行脑血流灌注成像及脑血管造影等诊断检查以防耽误治疗。
四川泰康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目前已在显微镜下成功完成一系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本例手术的成功,再次彰显了该院在疑难性脑血管疾病领域的综合实力。未来,医院将继续以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小贴士:
- 椎动脉闭塞常见症状: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平衡障碍等
- 早期诊断是关键,DSA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血管重建,需根据病情个体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