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2025年04月16日
久违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病房里,16床的胡叔叔看着窗外,对刚进病房准备为他进行PICC置入术的喻莉翠护士说:“小喻,今天太阳真好,好想出去晒晒太阳啊......”。小喻温柔地说:“胡叔叔,您现在免疫力还比较低,我先为您把静脉通路安置好,以后输液就方便了,等您营养跟上了,身体恢复好一点后,我陪您楼下转转呢”。
85岁的胡叔叔(化名)因为肿瘤晚期,加上顽固性腹泻,血红蛋白降至92g/L,体重只有82斤,存在重度营养不良风险,需要接受肠外营养。由于长期输液治疗,胡叔叔的手臂出现明显静脉炎,极度消瘦也为本次PICC置入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做好准备工作后,小喻开始了一系列标准和流畅操作,她和静疗小组组长刘国涛密切配合,仅用25min就在超声引导下顺利为胡叔叔安置了PICC导管,顺利完成我院第一例PICC置管术,这无疑是我们为患者建立的一条生命安全通道。
胡叔叔经过治疗后,顽固性腹泻得到有效缓解,肠道功能恢复良好,胡叔叔走到护士站说“小喻,谢谢你为我解决输液困难,现在我好多了,也可以享受户外的阳光了!”
【命运转折点:当山鹰飞越索玛花】
“老爹说女子迟早要嫁人,不需要太多文化......”在新入职的护士座谈会上,小喻第一次谈起家乡,大凉山的索玛花年复一年染红山脊,却困不住这个想要触摸现代医学姑娘的初心。才上临床工作1年的小喻,因对静脉治疗非常感兴趣,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了很多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她还把网上的PICC置管视频下载下来反复观看学习。2022年医院专科护士录取通知下发那天,录取名单上“喻莉翠”三个字,是她用多少星光换来的通行证。那天她跟家里人说“一辈子呆在老家,不能成为我的宿命,我要去追逐能救更多人的光。”从此,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便成为了她的座右铭。
【专业精进:在毫米之间雕刻生命通道】
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和PICC进修班的结业考核堪称“魔鬼测试”:要在超声引导下,将55/60cm的导管从上臂静脉精准送达上腔静脉,误差不能超过2mm。
为攻克血管解剖图谱,她把宿舍墙面贴满静脉结构图;为训练手感,她连续2个月坚持用模型血管练习;为提高穿刺技术,每当遇到技术难关,她总是虚心向前辈请教,不断总结穿刺经验。
每当穿刺成功,患者感激的目光便成为她前进的动力。通过半年时间的学习,小喻已经从静疗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静疗人,并且获得了优秀进修生的称号,她带着对静疗工作的热爱走向了人生的下一站。
【破茧成蝶:用专业守护生命的尊严】
在肿瘤科,因患者需要长期输液、化疗等,外周静脉难以承受反复穿刺和药物的刺激,静疗小组老师为患者们安置的PICC导管,将开启这场生命的守护之旅。
在这里,“静疗人”用标准又轻柔的手法,将那细长而柔软的导管,缓缓送达静脉深处,仿佛在为患者铺设一条通往健康的隐秘轨道,这条通路将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安全的保障,让他们在与病魔的斗争中更有力量。
当面对“为什么选择留下”这个问题时,她哽咽着说:“每个肿瘤患者都在等待奇迹发生,而在我的家乡,很多患者查出癌症时已是晚期...我想成为连接深山与现代医学的桥梁,把大城市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带回我的家乡;我想把在大城市学到的叙事护理理念传播至更远的地方,让那些正与病魔抗争的患者能够得到医务人员的抚慰,让他们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我想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支持与帮助!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共生,我们要像绣花一样对待每一位患者。”这个曾翻越无数山脊的姑娘,正在帮助更多生命跨越病痛的险峰。
在四川泰康医院,有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懵懂女孩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在医院的栽培和护理部的支持下,她的工作得到了同事和患者的认同。
我们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怀揣梦想,保持热爱,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进的脚步。每个优秀员工都是照亮他人的星辰,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融合,终将织就守护生命的经纬线。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冥鱼。小喻一定会带着她的梦想坚定前行,继续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