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2025年03月21日
睡眠是件日常小事,但它却是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024年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据华为智能穿戴数据显示,居民平均在零点后入睡,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平均夜间清醒次数不多,但总体睡眠得分75分,平均睡眠时长:6.75小时。
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把熬夜定义为2A类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食品属于同一类致癌因素。尽管每个人都会遇到偶尔睡不好的情况,但长时间的睡眠问题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健康问题。比如:
一、神经系统受损:
1.记忆力下降: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持续性兴奋,加速脑细胞的凋亡,影响脑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以及信息的存储,进而引起记忆力下降。
2.注意力不集中:熬夜会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精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3.神经衰弱:与睡眠不足、过度熬夜有关,可能出现乏力、心情激动等症状。
二、免疫系统受损
1.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会剥夺身体进行细胞修复、排毒及免疫细胞再生的自然过程,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如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
2.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还可能加剧已有的慢性疾病症状,如哮喘、关节炎等。
三、内分泌系统紊乱
1.激素分泌失调:熬夜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影响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2.代谢紊乱与体重增加:熬夜扰乱生物钟会影响体内的激素平衡,可能导致体重上升,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心理健康问题
1.情绪波动:长期熬夜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如易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2.增加患精神障碍的风险:如双向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
五、视力问题
1.视力下降:经常熬夜导致眼睛无法得到充分休息,过度用眼会引起视疲劳,甚至造成一过性的视力下降,并伴有眼睛干涩、酸胀。
六、消化功能紊乱
1.增加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晚上是肝脏解毒、胃肠道休息和修复的时间段。经常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加重胃肠道负担,可能引发胃、十二指肠炎症、肝胆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
七、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心血管疾病:熬夜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下去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2. 严重的甚至诱发猝死、中风:血管神经长时间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可能增加猝死和中风的风险。
八、增加患癌的风险
1.患癌几率增加:经常熬夜、睡眠不规律的人患癌的几率是不熬夜人群的几倍。
综上所述,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对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避免这些后果,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确保充足的睡眠,同时定期进行身体的健康体检,早期发现疾病,评估健康状况,通过体检结果评估健康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以上是常规的健康体检项目。如果想改善睡眠质量,让身体更加健康,那就立即行动起来,拒做熬夜党,规律作息,如果有需要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脑电图、多导睡眠监测,进一步筛查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相关诊疗。
参考资料:中国睡眠研究会: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